更新:2025-04-12 22:50:24
1943年7月,硝烟四处笼罩下的苏联大地上,而看似平静的库尔斯克平原榆林股票配资,却也正在酝酿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苏德战争的战火,跟随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苏德“钢铁洪流”,已经逐渐往库尔斯克平原上蔓延。而即将开始的这场规模巨大的坦克世纪大决战,决定着之后整个苏德战争的走向。
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兵力规模空前,他们调动了190万名作战人员和战机2792架,4个坦克集团军群,分为中央集群,西部集群,西南集群,三个方向在德军攻击前沿整装待命。这场战役德军为进攻方,苏军为防守反击方。
但作为进攻一方,德军投入进攻的兵力却只有90万人,3000辆坦克,9966门火炮和2110架飞机。进攻方的兵力甚至还不如防守方,这也严重偏离了“进攻方兵力优势至少要三比一”的理念,在外人看来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进攻战役。
展开剩余84%德军拿出全部“值钱家当”,毅然选择亮剑库尔斯克
对于德军来说,当时战局已经容不得过多考虑,此时他们必须敢于亮剑库尔斯克!战争初期的闪电战,让规模庞大的苏军溃不成军,同时也给了德军在库尔斯克“以少胜多”的自信。然而德军还是太过于乐观,当时苏军强大的兵工产业能力已经充分动员起来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1943年苏联生产坦克和自行火炮11189辆,飞机16545架,已经远超德国。而在这种军工生产力强大保障下,苏军可以很好地利用数量优势和弥补坦克质量劣势。
而德军的坦克优势还是在于质量:三号四号坦克在换装更粗更长的坦克炮后,它们还是可以一脸淫笑地和T34练一练的!更不要说之后虎式和豹式坦克的相继服役。
虽然德国坦克在质量上要超过苏军所有坦克,但毕竟他们的坦克数量和苏军相比差距很大,而且得不到任何补充。而苏军坦克损失却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即使最后德军的坦克损失要大大小于苏军,但这样的结果也是德军自己所难以承受的。
德军希望利用空军开道,却被朱可夫捷足先登!
所以德军在库尔斯克的行动确实是一着险棋,当然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德军统帅部将2000多架飞机调集到了库尔斯克战场,就是为了给德军的坦克大决战先打开通路。为此德军几乎集结了东线70%的飞机,还另外从法国和挪威等地调来13个飞行大队,而这些战机和飞行员都是德军中的佼佼者。
不过德军如意算盘还是被朱可夫所打乱了:1943年5月6日,苏联空军率先对德军的26个机场进行轮番轰炸,苏联空军当时在飞机数量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又是本土作战。在连续四天的空中轰炸中,苏军出动战机1392架次,400多架德军战机在机场就被击毁和击伤。
从5月8日开始,苏军又出动战机3360架次,重点对德军的仓库、交通线和指挥中心等重要目标进行了打击,让德军首先饱尝了被空中狂揍的痛苦。而德国空军同时出动战机去攻击苏军阵地时,又是朱可夫技高一筹,苏军早就在地面上部署了强大的防空火力网,德军“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
不过,虽然在库尔斯克战败中苏军的空中支援作用很大,但是更让世人印象深刻的当然还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决战”。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苏德双方并不是从行进间转入战斗,更不是在相向而行中遭遇,而是德军在防御态势的情况下迎战苏军的进攻。
双方坦克近距离“肉搏”,惨烈场景幸存者都不愿回首!
而德军以虎式坦克为首的地面进攻,在初期确实击毁了苏军大量坦克并突进了数十公里,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情况有变:一眼望不到头的苏军坦克“洪流”伴随着“巨大轰隆声”从德军两翼突进,德军面临着三面合围的风险。
其中最著名的坦克大决战莫过于“普罗霍罗夫卡战斗”,苏德两军坦克在狭窄的正面地段,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交战,双方总计投入了超过1500辆坦克(真实数字有待商榷)以及大量各种型号和用途的炮兵、迫击炮和航空兵。
在双方坦克“短兵相接”时,坦克手们都已经可以目视到对手,而对手身后都有不断从地平线上涌出的坦克,数量多到无法计算!战役幸存者形容数百辆坦克一起出现时“像一大群耗子般的尖叫”。
当时苏军坦克普遍没有装备电台,战斗中车长同志甚至还要兼任炮手。苏军装甲兵们一路高喊着“乌拉”,不顾一切地冲向对面的德国坦克部队。但这并不是“死亡冲锋”,而是因为苏军坦克火力不如德军,他们如果不能短时间内冲到足够击穿对手的距离上,并迅速开炮怒吼的话,那么自己就要被击毁在库尔斯克平原上静静死去。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遭遇战迅速进入白热化的程度,双方坦克激战很快变成了钢铁和钢铁的碰撞,血肉与血肉的燃烧。很多失控后撞成一团的坦克横七竖八趴在战场上,而侥幸逃出来的一些坦克手一不小心就被碾压成肉泥。
战斗结束后,无数坦克还在燃烧,而烧死的坦克手焦黑的尸体横布草原,侥幸存活下来的坦克兵都爬进了最近的壕沟内,四处观察试图寻找逃生的机会。有时在一个壕沟里会惊现同样逃生中的敌人,但双方仅仅是看对方一眼就离开,并不会再互相残害,刚才的坦克火拼他们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此时只想着赶紧离开这个“人间地狱”。
华西列夫斯基后来给斯大林报告中描绘的现场情况:“昨天我曾在普罗霍罗夫卡西南亲自观察了我第18、29坦克军和德国人200多辆坦克的坦克战,数百门火炮和我们拥有的全部火箭炮同时参加了战斗。结果在一小时内,燃烧着的双方坦克就已经遍布整个战场”。
结语
库尔斯克战役后来也被认为是苏德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大决战”。但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双方坦克大决战可不是把所有坦克摆在一起对决,而是坦克战斗一个接一个打,而且苏军空中力量在整个战役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至于双方的详细损失,至今无法给出一个明确数字。从战后苏德双方统计数据看,认为德军损失了50万人,1500辆坦克,5200门火炮和1000架飞机,而苏军损失了80万人,6000辆坦克(包括战役中不断补充和支援过来的),3000门火炮和1600架飞机,从这个数据来看苏军损失更大。
朱可夫和苏军统帅部使用的是后发制人战略,但在具体战斗中又是先发制人。更何况,德军虽然损失要小于苏军,但无法得到迅速补充,其发起的战役目标也没有达成。就是库尔斯克这场惨胜,却让苏联卫国战争彻底打开了“胜利之门”。
库尔斯克战役结果也证明曼斯坦因对苏军的实力判断犯了严重错误,随着德军装甲力量在库尔斯克的消耗殆尽,东线各个战场上的局势也日益恶化,最终促使希特勒取消了进攻的策略,苏军趁机发动了连续反攻,收复大量失地,也获得了宝贵的战争主动权。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榆林股票配资,侵删!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网上平台配资_网上配资网站_网上配资交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