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08 00:15:3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又称为中秋。中秋虽起源较早,但是直到唐朝初年,它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到了宋朝才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了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游子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也表达了人们祈盼丰收、幸福的美好愿望。古往今来,每逢中秋佳节之际,人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来表示庆贺,这些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秋习俗,它们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习俗
吃 月 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全国各地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佳节,正是桂子飘香之时,月下赏桂花,品一杯桂花蜜酒,庆祝阖家团圆,已成为节日里的一种美好享受。而除了被用来观赏和酿制成美酒,桂花还会被制作成各种美食在中秋节食用,如桂花月饼、桂花糕、桂花糖果等。
猜 灯 谜
中秋节猜灯谜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魏晋时期,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中秋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谜,这就是“灯谜”习俗的由来。
玩 花 灯
中秋节是我国的三大灯节之一,不过这个节日不像元宵节那样会举行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一般大家都是自制或购买各式各样的彩灯,如柚子灯、南瓜灯、鱼鳞灯、谷壳灯等,放入水中漂流玩耍。
祭 月
祭月是我国一项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在月下设香案,摆上“月神”牌位,点上红烛,并在案上摆满月饼、红枣、水果等祭品,以供奉月神。
赏 月
赏月的习俗来源于祭月,它将一项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活动。据说,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也最亮,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爱在这一天饮宴赏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相关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变得非常盛行。
观 潮
中秋观潮习俗由来已久,主要盛行于浙江一带。关于这一习俗早在汉朝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朝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到宋代达到了巅峰。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其诗作《八月十五日看潮》中这样写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五大维度10余项科目,30款热门车型参与实测
燃 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良辰美景,美不胜收,于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这一习俗是在月圆夜将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各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家人聚于灯下欢饮。
舞火龙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配资平台到底哪家好,民族众多,中秋习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逐渐发生着改变,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比较常见的习俗,还有一些较具地域性和民族特点的习俗,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吃田螺、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的看串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尽管中秋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但是中华儿女们欢庆中秋,企盼阖家团圆和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却始终都是一致的。
中秋节祭月中秋月饼习俗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网上平台配资_网上配资网站_网上配资交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