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14 21:45:37
EIA称股票配资交流平台,截至4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40万桶,至4.536亿桶,而调查显示,分析师预期为增加82.5万桶。
原油实时行情分析:昨夜原油价格尾盘上涨,今日白盘高位震荡触及83.6转跌。技术面来看小时线布林带收口,上轨位于84,下轨在82.5位置,欧盘先看这个区间的震荡情况,刘铭诚个人偏向油价向下破位下破。今日阻力方面关注4小时上轨和MA60均线粘合点84关口,月线MA10均线重合周线MA5均线位于84.3位置,日线布林带布林带中轨在84.8一线,总结来看原油价格没有实体破位85关口维持看空。
2010年3月31日,塞尔维亚议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向在斯雷布雷尼察中的受难者赔罪。
塞尔维亚的决定,一时间再度让人们想起那十几年前的一场战争——波黑战争。
波黑战争,从1992年4月打到1995年12月,这场国内混战,是二战后欧洲地区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28万军民死亡,200多万平民沦为难民,这占了当时波黑境内一半的人口。
更令世界震惊的是,其中存在的屠杀手段,其残忍堪比纳粹。
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战争?而战争又是如何停下来的?
历史源远——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冷战时期,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当之无愧的“老大哥”,能够与西方国家掰手腕,除了自身足够强大之外,还有同阵营的“同志”的支持。
其中,就有南斯拉夫联邦。
南斯拉夫联邦的诞生,还是得益于苏联斯大林的帮助才能成功,而他们前任领导铁托,更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政治家。
也是因为铁托,才能将“貌合神离”的南斯拉夫联盟聚集在一起。
这个联盟共存在了四十多年,但“南部斯拉夫人”这个概念,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历史上,欧洲地区的民族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三族:以英、德等国为代表的日耳曼族、东欧的斯拉夫族、以意大利、法国等为代表的拉丁民族。
其中,东欧的斯拉夫族人员众多,历史也极为悠久,如今的俄罗斯、乌克兰、塞尔维亚等都是斯拉夫族演变而来。
虽然是一个民族,但在历史上,斯拉夫族却惨遭“分裂”。
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的两个事件——罗马帝国分裂与基督教分裂。
罗马帝国分裂是在公元4世纪,庞大的帝国分成东西两个帝国,这导致斯拉夫族也随着分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与南斯拉夫。
1045年,基督教大分裂诞生出了天主教与东正教这两个教会。
其中,东斯拉夫人信奉东正教,而西斯拉夫则以天主教为主。
至于南斯拉夫,因为两次分裂都是从他们所在的地区穿过,这也导致南斯拉夫分裂成两派: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保加利亚与东斯拉夫亲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则与西斯拉夫相近。
地域的相隔,加上宗教的不同,导致斯拉夫族一分为三,一开始各自过着安稳的生活。
但宗教信仰的不同,加上文化的差异,没有接触还好,一旦接触势必要引发矛盾,其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南斯拉夫人。
而坐落在东西斯拉夫之间的波斯尼亚,则是一个死角。
这里文化相对交融,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但对东西文化的影响都不大。
大家就这样相安无事地度过几百年时间。
直到一个契机出现,为这表面稳定的局势添了一把火。
五族三教、沙文主义激化矛盾
公元15世纪,奥斯曼帝国向巴尔干半岛扩张。
波斯尼亚居民在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下,开始接触伊斯兰教,并纷纷选择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打破了巴尔干半岛原有的平衡,大量平民离开故乡,寻找新的家园。
于是,原本在塞尔维亚的塞族迁往波斯尼亚,并在当地定居。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也有族人来到波斯尼亚,这个地方再度成为多民族共存的地区。
历史演变下,他们早已经忘记一千多年前大家都是斯拉夫人,只记得如今的克族、塞族、斯族、阿族以及当地的穆斯林组成的穆族。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五族三教”。
在小小的波斯尼亚,有着五个民族的人和三种宗教信仰,这导致的矛盾自然不少。
但好在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还讲着相同的语言,这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方的关系。
到了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催生出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的民族复兴运动,“南斯拉夫人统一”的口号开始出现。
但塞族与克族都想以自己作为主体建立国家,这导致双方的矛盾不小。
一直到一战时期,塞尔维亚族的亚历山大一世建立了南斯拉夫王国,这个地区才终于统一。
亚历山大一世也认为应该以自己的民族为主体,他在国内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这再度激化两族之间的矛盾。
到了二战时期,德意志纳粹党利用两族之间的宗教、民族对立,让两族争斗不断。
在种族主义、宗教主义的影响下,这个地方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时候,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铁托站了出来,他指责纳粹在战争中的行为,并号召南斯拉夫人起来进行反侵略战争。
在铁托的带领下,南斯拉夫人难得统一在了一起,经过多年苦战终于取得了国家的独立。
南斯拉夫人非常感激铁托的贡献,因此,当铁托提出成立一个南斯拉夫联邦时,大家都没有反对。
而铁托,就如他的名字所展现出来的刚毅一样,在他的主导下,南斯拉夫境内一片和谐,各族之间曾经的不愉快也逐渐消散。
铁托统治下的南斯拉夫,并不像亚历山大一世那样推行那个民族独大,他“一碗水端平”,打击大族扶持小族。
他的作为,使南斯拉夫各族之间的矛盾逐渐平息,和睦相处了几十年。
但铁托也是一个人,人就有“寿尽”之时。
1980年,铁托同志去世,南斯拉夫的领袖之位,缺乏一个各方信服的强人掌控。
各族之间谁都不信任对方,担心对方上位后继续进行大民族主义。
这导致平息已久的民族斗争似乎又蠢蠢欲动起来。
尤其是在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之后,南斯拉夫境内各民族纷纷选择独立。
这个联邦,在各国公投之下彻底解体。
但作为南联盟领袖的塞尔维亚人米洛舍维奇,却不赞成解体,这就导致在议会上各民族代表闹得不可开交。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不顾塞尔维亚人的反对,强行进行公投。
但这些国家境内同样有塞尔维亚人存在,他们在公投中投了反对票。
米洛舍维奇希望以这种方式解决解体的问题,但他低估了克罗地亚等独立的态度。
战争爆发、波黑的内战
克罗地亚是最先爆发内战的。
在克族宣布独立之后,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也宣布独立,建立自己的政权。
一个国家两个政权,这显然是不可能,于是内战爆发。
这场战争很快就波及了波黑共和国(前面的波斯尼亚地区占主要)。
波黑地区的问题更加复杂,在大环境安稳的情况下,各方都相安无事。
但在克罗地亚爆发战争之后,波黑也发生分裂。
占主要的穆族,宣布上台成为总统,推动与独立相关的事情。
而议会中,同样爆发了争吵,大家越吵火气越大,最终议会不通过,穆族与克族就强行推动公投。
尽管塞族强烈反对,但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波黑还是宣布独立。
而塞族见阻止无果,于是采取武装进攻克族与穆族。
塞族毕竟曾经是南斯拉夫联邦政府的主体,也拥有着南斯拉夫政府军的绝大多数力量。
这导致波黑内战中,塞族虽然只有10万兵力,而对方拥有20万联军。
但因为军事装备远胜于对方,导致战争一开始时以塞族优势进行。
而战争,从来都伴随着流血,再加上这些种族之间历史上存在的矛盾,就更是让流血的事件不断。
波黑的塞族人们记起了二战时被克族屠杀的族人,于是也开始向平民挥刀。
当然,向平民挥刀的从来不只是塞族,也包括穆族与克族。
早在公投开始时,穆族就在萨拉热窝对塞族平民动手,激化两族的矛盾。
因此,当塞族占据优势,围攻萨拉热窝之后。
就有军人潜入城内,用机枪扫射穆族平民。
双方杀红了眼,各种杀人的方式更是层出不穷,其残忍比之纳粹丝毫不差。
到了这时候,克族与穆族还是联合在一起对抗塞族的,也就是说这还是双方的矛盾。
但1993年,克族又做出背叛盟军的行为,这导致穆族与克族之间的矛盾也激化。
于是,波黑境内三族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而他们作战又毫无底线,大量平民被屠杀,且屠杀的方式令国际社会震惊不已。
联合国很快就对此事进行调停,但结果发现这是民族之间的矛盾,联合国的话这些民族根本不听。
无奈之下,联合国只好派遣维和部队进入波黑,建立平民集结安全区,希望保护平民躲避战争。
然而,穆族、克族的军队都喜欢躲进安全区,再从安全区跑出来偷袭塞族。
这让塞族恨得牙痒痒,最终在仇恨的冲击下冲进安全区,造成惨剧。
维和部队眼前的屠杀——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
1993年4月,安理会宣布斯雷布雷尼察为波黑境内安全区,并派出部队进行维和。
但美国和欧洲各国都偏袒穆族和克族,再加上上文说到的穆族、克族躲进安全区的行为,这导致塞族军队怒火中烧。
在南联盟的支持下,塞族武装不顾联合国的警告,朝斯雷布雷尼察进攻。
国际上虽然舆论不断,但这都没能阻止塞族军队的怒火。
大量居民被迫背井离乡,躲避塞族的追击,他们试图进入维和部队的营地,但当时维和部队只允许一部分人进入。
这导致余下的人都落到了塞族军队手中。
他们的下场如何,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维和部队却在之后发现,上万穆族武装人员遭到炮轰,尸骨遍布战场。
而维和部队从这些尸体中,发现穆斯林男子占大多数,这侧面佐证了塞族只对男子下手,而放过了妇女和儿童。
但这可是上万人啊!上万人就这样惨死在维和部队的面前。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爆发之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联合国最终同意了北约对波黑的军事行动。
北约派遣大量武力进入波黑,对这场战争进行调停。
最终,1995年11月,南联盟、克罗地亚和波黑三国领导人在美国的见证下,签署了停战协议。
协议规定:波黑将由穆斯林联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两个分治实体组成的统一国家。
这场波黑内战,终于告一段落。
战争虽然停止了,但多年战争造成的结果,却在历史上永远留下充满血色的一笔。
当年大屠杀的场所,如今已经成为大屠杀蒙难者纪念中心及公墓。
这里,一片令人震惊的景象,震撼了前来这里的游客:
4749个白色的墓碑,密密麻麻地排列在这里,他们的死亡时间都是1995年3月,性别都是男性。
他们的墓碑朝向都是东方,因为那是穆斯林圣地麦加的方向。
而稍微了解一下就又会发现,这4749个墓碑,是被DNA证实了身份的,在一块大墓碑上,赫然写着“8372”这个数字,而在这串数字之后,则是一个“……”。
省略号,意味着受难者远不止这个数。
这场屠杀,还是给波黑、给塞尔维亚留下了残酷的一笔。
时至今日,塞尔维亚这个民族也依旧背负着历史对他们的控诉。
小结:
战争,无论是哪个年代都是残忍、血腥,伴随着百姓流离失所的代价。
而波黑的内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绝对排得上号的残忍,只因为民族主义。
在民族主义下,各族不顾文明、人性,对其他民族展开屠杀,这何其没有人性、何其残忍?
而如此惨重的民族仇恨,也始终伴随着历史,让各民族很难走到和谐、走向统一。
时至今日,波黑国内塞族与穆族依旧有着很深的矛盾。
在塞族居民生活的地区,他们依旧会悬挂塞尔维亚国旗,而不是波黑国旗。
对他们来说,比起波黑,塞尔维亚更像自己的祖国。
而穆族人民经过那场屠杀,对于战争也是心生胆寒。
或许,只有当各族都畏惧战争时,这个世界才能一直处于和平吧。
参考资料:
在波黑战争中发生惨案的斯雷布雷尼察孔寒冰
波黑战争的民族渊源《海外星云》
波黑:战争与和平蔡天新
波黑战争——丧钟为谁而鸣?王春雨股票配资交流平台
波黑南斯拉夫穆族塞族克族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网上平台配资_网上配资网站_网上配资交易观点